探索解决淡水资源危机的办法|海洋能|可再生能源|大众网
推广 热搜:

探索解决淡水资源危机的办法

   日期:2019-03-13     来源:互联网    浏览:3    

  淡水危机21世纪将是水的世纪,估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近1/3的人口(23亿)缺水,波及的国家和地区达40多个,中国是其中之一,虽然我国淡水资源总量名列世界第六,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4,位居世界第110位,2030年前中国的缺水量将达到600亿立方米,因此,为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淡水资源问题的解决已迫在眉睫,全球目前有14亿人缺乏安全清洁的饮用水,即平均每5人中便有1人缺水,中国已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上13个最贫淡水的国家之一,因此,为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淡水资源问题已迫在眉睫。

  解决方法 解决淡水紧缺问题有很多途径,核心原则是“开源节流”,地表水资源较丰富地区,可建储水工程;地表水资源贫乏地区,可实施跨流域调水、海水和苦咸水淡化。此外还有废水利用、治理水污染、节约用水等。

  途径一:蓄水、调水

  在我国地下取水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为此几十年来兴建了一批大型蓄水工程和跨流域调水工程,但兴建新的蓄、调水工程,投资比过去大大增加,而跨流域引水则随着调水距离越来越远,调水成本越来越高,加上被引水地区的环境危害和间接经济影响以及引水的质量问题,远距离调水的传统方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而最为关键的是,这些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增加淡水资源的总量,淡水紧缺的问题依然十分严峻,所以废水利用和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紧缺比较实用的方法。

  途径二:污水处理与利用

  我国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水域,全国有监测的1200多条河流中,目前850多条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也遭到污染,对于缺水城市污水经处理和深度净化供给工业用水,是解决水荒的可行方法,也是势在必行之路,同时污水回用也远比远距离调水经济。

  污水处理的方法:(1)物理处理法,即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回收废水中不溶解的悬浮状态污染物的方法;(2)化学处理法,即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分离、去除废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3)生物处理法,即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水中呈溶解、胶体以及微细悬浮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物质的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08年2月28日修订通过,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污水处理水的有效利用:污水处理水和深度净化水用于农田灌溉、工业用水、市政用水的技术已经解决,相应规范与水质标准已经建立,当前我国每天产生约1亿m3的污水,如果利用其20-30%就可以解决近10-20年的城市水资源的不足。

  途径三:海水淡化

  在今年“两会”上,由倪岳峰等31名人大代表联合提出的《关于发展海水淡化的建议》已被列为今年5884件议案中的10大重点建议,“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水利用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末,海水淡化能力达到80-100万立方米/日;海水直接利用能力达到550亿立方米/年:海水利用对解决沿海地区缺水问题的贡献率达到20%左右。

  海水淡化的方法可分为蒸馏法和反渗透法(膜法),(1)蒸馏法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我们在实验室里制备蒸馏水的原理,把海水烧到沸腾,淡水蒸发为蒸气,盐留在锅底,蒸气冷凝为蒸馏水,即是淡水,这种古老的海水淡化方法,消耗大量能源,产生大量锅垢,很难大量生产淡水,现代多级闪急蒸馏淡化使古老的蒸馏法焕发了青春,水在常规气压下,加热到100%才沸腾成为蒸气,如果使适当加温的海水,进入真空或接近真空的蒸馏室,便会在瞬间急速蒸发为蒸气,此种淡化装置可以造得比较大,真空蒸发室可以造得比较多,现行大型海水淡化厂,大多采用此法,如果太阳能蒸发淡化法能够投入实用,则古老的蒸馏淡化技术又会上一个节能的新台阶,(2)反渗透淡化法,它使用的薄膜叫“半透膜”,半透膜的性能是只让淡水通过,不让盐分通过,如果不施加压力,用这种膜隔开咸水和谈水,淡水就自动地往咸水那边渗透,我们通过高压泵,对海水施加压力,海水中的淡水就透过膜到淡水那边去了,因此叫做反渗透,或逆渗透。

  结论:

  开源:采用海水和苦咸水淡化措施,向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大海要淡水;大量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及回收利用;加强对水的自然循环的调控,增加水资源的利用率,

  节水:尽量减少从天然水体的取水量,保持水循环的正常运行,而有效的节水方法就是“开源节流”。

  保护水资源任重而道远,让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决不能让我们的眼泪成为世界上最后一滴“纯净水”。

 
 
更多>同类可再生能源

广告推广
推荐图文
推荐可再生能源
点击排行
广告推广

广告投放:  展会合作:
京ICP备1304794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