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是伴随而来的是能耗的大幅度提高,特别是近年来能源价格大幅度提升,使电力耗费成为负担。当前全球都在提倡绿色照明,城镇道路路灯的节能必然成为一种趋势,本文就该话题展开了分析与探讨。
前言
城镇道路照明工程是城市交通运输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道路照明的功能和安所担负的任务除了提高交通效率、保障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之外,还有照亮周围环境、阻遏犯罪发生,为城镇人民夜间生活创造一个明亮、舒适、安全的活动空间,提升城市形象,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的任务。因此,有必要加强技术改进,以减缓能耗上升的趋势。
1、道路照明的作用
1.1 保证交通安全和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道路是人流和各种车辆流动的载体,各种交通行为都依赖于视觉对周围环境的正确认知而采取适当的行为,当视觉由于环境亮度过暗而产生识别能力下降的问题时,交通问题就会接踵而来。首先就是交通安全,根据CIE的调查报告,良好的夜间道路照明至少会降低30%的城市交通事故率,45%的乡村交通事故率和30%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率。另一个交通问题是道路的利用率,良好的照明可以提高交通速度和交通引导性,从而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利用效率,缓解拥堵。
1.2 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公共照明最早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犯罪。道路照明保证人身财产安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消除犯罪和恐怖分子的“保护伞”——黑暗;提高视觉距离,使行人能针对潜在威胁提前反应;帮助执法部门辨别犯罪,阻止犯罪意图;在夜晚给居民和所有道路使用者带来安全感。
1.3 提供舒适环境和提升都市形象
道路和公共区域照明对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形象有重要作用,不仅能给居民以自豪感,同时也吸引旅游者。相反,驾车驶过没有公共照明的城镇会使人产生一种与之无关的孤独感,没有任何让人们停留的吸引力。同时,道路照明也能给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2、城镇道路中的智能节能路灯技术
城镇的路灯设计可以采用高效率的智能节能路灯,它比传统的高压钠灯或高压水银灯有更高的效率,更能节约能源。这种路灯能够允许较宽的电源输入范围,照明效率不受电网电压波动的影响。它通过智能感应控制,在有车辆或行人通过时,路灯可自动打开并且亮度增强,而在行人或车辆经过后,就自动延时关闭或减弱亮度,最大限度地节能。使用无线控制技术实现对每个路灯的精确控制;对路灯能够实现快速巡检,利用路灯中带有的传感器实时检测和维护。对于交通灯智能管理方面,在节能路灯上增加适当的传感器,将减少车辆排队时间,提高道路的利用效率。路灯的布点根据路面宽度选择双侧布灯,设计技术尽可能地先进、合理。
城镇小区路灯的节能设计比较简单,对路灯的位置和电路的控制方面,路灯的布置应与小区的道路规划一致,应选择白天视觉效果不是很突兀的地方。供配电及控制,对主干道上和部分路灯及绿化景点内的路灯实行半夜灯控制,既节约电能,又满足不同时段小区环境的功能需求。应用先进的照明节能技术实现智能照明调控,电脑智能控制路灯节能技术,实现了对路灯电压及照度的动态智能化管理。
3、智能化节能型路灯的应用效益分析
3.1 节电原理及产品主要优点
产品节电原理:智能路灯节能装置中配备独特的微电脑控制程序,采用了动态优化的智能控制技术,用以调整动态变化中的系统用电参数,并对其进行优化处理,保障用电系统始终工作于最佳状态的同时达到最佳的节电效果。
此路灯节能装置为人机界面,调节方式灵活;不产生高次谐波,输出端始终是完整的正弦波,对电网无污染,对用户的有线信号、无线信号均无任何干扰,不会对电网产生污染,属于环保型的智能节电产品;能耗小、使用寿命长,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减少多余电费支出;相对成本低,回收成本周期短,一般不超过1.5年,特别适于新建线路中;能实时监测,同时对输入、输出电流、电压和功率等参数提供动态数据、故障诊断和自动保护,稳定工作电压,设备运行更稳定可靠;节电效果显着,可达25%~60%针对电网电压偏高和波动等现象,调控装置可根据用户现场实际需求,实时在线调控输出最佳照明工作电压,并将其稳定在±2.5%以内,有效提高电力质量,从而达到稳定最佳工作电压的目的。
根据用户实际的照明需求,调控装置还可通过程序进行多时段节能电压设置,从而满足用户不同光源、不同时间的需求,实现最佳照明状态和最大节电率。
能够实时稳压、控压,路灯后半夜的供电电压会达到250V,智能调控装置高稳定的最佳照明电压,能够延长电光源寿命,减少照明运行及维护费用。
实现智能照明调控。为了满足不同用户对照明灯具控制的需要,有多种模式可供选择,如:端子控制节能运行模式;时间控制节能运行模式;通讯控制节能运行模式。可按现场实际情况,通过天文钟、智能探头或内部编程、远程计算机遥控,实现时控、光控、程控等多种智能化控制。并可根据不同时段、不同灯具、不同亮度要求。
调控装置采用手动和自动双旁路系统,以保证照明设备不断电,正常安全运行;串行通信遥测、遥信、遥感、遥控等功能,并可与上位机组网,执行调度指令,实现中心系统控制。
安装调试简便,不改变原接线模式,免维护,无需设专人管理,降低维护费用,减少维护工作量。
3.2 产品节能及效益分析
采取合理的布灯间距,路灯的布灯间距是否适当直接关系到照明的效果。安装间距对节能尤为重要,尽可能加大安装间距。如采用双侧对称布置,间距30米时,每公里66个灯,如250w,按每亮灯10小时,每公里耗电量为66×250×0.001×365×10=60225 kwh (不计镇流器损耗);若间距为40米时,每公里50个灯,耗电量为50×250×0.001×365×10=45625kwh,每公里就节约14600度电,假设全国以每年新增城市道路2.5万公里计算,就可节省电力3.65亿kwh,并可节省灯具杆投资20亿元(每杆以5000元计),相当可观。当然,这是经计算满足标准的前提下并未考虑道路交叉口和隔离带分段而影响间距布置。从上可看出,在满足标准的前提下,布灯间距对节能非常大的意义。
在路灯光源的选择上,目前路灯照明所采用光源的主要类型有:金属卤化物灯、高压钠灯、白炽灯、紧凑性荧光灯等。在相同的电功率下,高压钠灯光能量比金卤灯高40%左右,且钠灯的透雾性能比较好;按照同样照度标准的道路照明要求,金卤灯光源的电耗多于高压钠灯。因此高压钠灯在城市道路照明工程中使用非常广泛。随着科学的发展,led光源的技术成熟,led光源在许多大中城市大力推广应用。led光源的特点是长寿命、高效、节能、安全、绿色环保。据专家介绍,和高压钠灯相比,新型大功率led路灯可节约80%的电能,
在照明效果上基本也可以取代路灯普遍所采用的高压钠灯。led光源耗电量是高压钠灯的18.7%,可节约80%以上的电能。高压钠灯更换成本和维护费用是led路灯5倍。可见led路灯不但能比高压钠灯节能,且更换成本和维护费用节省的多。所以,led光源在城市道路照明方面的广泛应用,必将是大势所趋。
4、结语
城镇道路照明是城市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市容环境、市民生活、交通安全、社会治安等不可缺少的市政公共设施。因此,我们应认识到道路照明设计的重要性。随着科学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各种先进的照明技术广泛应用于城镇道路,我们应本着经济、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努力做好道路照明设计。通过对城镇路灯设计的分析,在进行路灯设计时应考虑一些因素,这就需要设计人员认真调研,按照多方面的要求统一协调,综合考虑。路灯设计要尽可能解决具体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这样路灯设计才能先进、合理、节能可靠。